110萬,82歲時他捐出一生積蓄設立“林業教育基金”,只為激勵更多師生投身林業事業;60年,他堅守林學戰線,滅荒山造綠林,終使漫漫荒丘繪成一派翠嶺,耄耋之年依舊初心不改。從青絲到華發,在育人和科研路上,為江西的綠色發展傾注了一生芳華。
1940年出生的杜天真,是江西農業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59年,19歲的小伙從浙江省東陽縣的一個小山村只身考入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江西農業大學前身),從此扎根江西,以贛鄱為家,在梅嶺下的江農校園度過了人生一個甲子62年的時光,也把一生的學識都傾注到了林業及江西這片紅土地上。
舍積蓄助學 堅信教育力量
2021年6月19日,江西農業大學舉行了一場溫暖而莊重的捐贈儀式,82歲的杜天真將個人積蓄110萬元,捐贈給學校設立“林業教育基金”,以獎勵我省林業類專業師生,激勵師生們投身林業事業。
“110萬,對于學校辦學微不足道。捐出我一生的積蓄,我不認為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它是我對學校、對林業教育、對學生們的一份情懷?!睒銓嵉脑捳Z讓在場的師生無比動容?!艾F在,我每天在校園里隨時隨處可見一張張陽光稚嫩的臉龐,我雖然不認識他們,但感到特別親切、可愛,他們會使我聯想到已經畢業學生和校友的工作、成長和成就。幾年以后,這批可愛的學生將走上社會,也將成為社會各領域的有用之才?!币簧慕逃閼殉蔀槎盘煺嬖O立“林業教育基金”的初衷,“期望他們茁壯成長,有責任有擔當,成為社會棟梁之才?!倍盘煺嫦M@份情懷能成為教師教書育人和學生成長的一種激勵。
“學生是我這輩子最大的財富,很感謝我的每一個學生,是他們成就了我成為一名合格大學教師”。在“基金”成立暨頒獎大會上,杜老親手將證書頒給首批獲得獎勵的師生,樸素簡潔的證書扉頁上,題寫著他鄭重的親筆:“我為教育奮斗一生,學生幸福我一輩子!”這是一位師者的拳拳之心。
一輩子樹人 堅守以德育人
從教58年來,杜天真始終認為,認真教書是教師的分內之事,也是教師最基本的責任。從1963年開始,到2009年退休,除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下放瑞金農村的4年,他再沒有離開過教學一線。他堅持為本科生上課,三尺講臺一站就是43年。為全省林業戰線培養了上千名干部,學生遍布包括基層林業工作站在內的全省林業部門,還有不少在全國各地和世界多國的校友。
“給學生上課就是老師天大的事。對上課‘守時’,就是對學生的‘守信’,我上課從來沒有遲到過一節課,也沒有馬虎應付過一節課”。64歲時他還主動承擔了城市規劃專業《城市林業》這門新課的開設。林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為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他不顧年邁帶領學生深入林場、自然保護區開展現場教學,連續工作12小時,經常中午在山上吃干糧、雨天一身泥濘。70多歲時,他還帶領學生到修水縣開展荒山綠化野外調查,和學生們同吃同住同上山作業。
對待學生百分之百的認真和負責,也讓杜天真感受到了教師特有的幸福。他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采用啟發式教學,將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不斷進行改革創新。2001年,他主持的“以科研項目為載體,開展實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研究”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他還針對不同教育對象的特點和身心狀況,經常主動與學生談心談話,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難題,結交了一大批“忘年交”,80級學生李曉潔至今還記得杜老師在畢業24年后的同學聚會上,當場叫出了30名同學中24個人的名字。
“以生為本、以德育人;厚識薄發,志在必得;得不言歇、失不言退;先予后取、多予少取?!边@是杜天真總結自己教書育人的工作經驗,也是他人生的寫照。他以這種精神不斷指引著青年教師勇往向前。他培養的女博士教學科研團隊,成為全省教育系統的先進典型;領銜的“亞熱帶森林資源培育與保護”教學團隊,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牽頭組建的教學科研團隊,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個人也先后獲得“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江西省笫四屆十大師徳標兵”、“江西省優秀研究生導師”、“中國僑界創新人才”、“中國僑聯十杰提名獎”等一系列榮譽。
六十載樹木 堅持白首不渝
一手教書育人才,一手科研助發展。他一生傾力于林業科研工作,綠化美化贛鄱大地的綠水青山。從20世紀80年代的鄱陽湖區防護林建設,到90年代的全省消滅荒山植被恢復,再到21世紀的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建設,林業發展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留下了他攻堅克難、勇攀高峰、服務社會的奮斗足跡。60年的林業科研工作中,他深入林場、苗圃、山頭、地塊,開展林業科研、指導生產實踐,足跡遍布江西的山山水水。
一大批優秀科技成果應運而生。由他主持的“長江中下游山丘區森林植被恢復與重建技術”項目獲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另有主持的3個項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個項目獲三等獎。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主編7部、參編3部著作。憑著在林業科研領域的出色成就,杜天真先后榮獲全國林業產業突出貢獻獎、國家林業局“十五”優秀科技工作者、“江鈴”科技精英獎、全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退休后,杜老仍然站在林業科研最前沿。在《江西日報》上發表《靠山致富才是出路》,《山上辦綠色銀行》等文章;向有關部門積極建言獻策,《生態公益林“以效益論補償”》的建議獲得江西省“十三五”規劃建言獻策一等獎,并被省林業廳采納實施,“綠水青山更秀美,金山銀山更豐厚”獲得“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二等獎, 2012年6月,國務院下發“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他在第二個月就撰寫了“林業發展與贛南蘇區振興”的長篇建議,贛州市林業局當日就以文件將建議全文下發全市林業系統學習貫徹,這個建議又獲得省委老干部局一等獎。2016年11月10日,他受邀參加時任江西省長劉奇主持的現代農業發展工作座談會,在會上提出的“提升江西森林質量的策略”意見,獲得領導和同行的高度認同。
他自1993年開始擔任江西省林學會第六屆副理事長后,一直連任到第十屆共五屆25年,十一屆又被任命擔任學會首席專家,在學術團體中任期這么長是極少見的,反映了同行專家對他學術水平和工作精神的肯定和褒獎,也是他一生不忘初心使命執著為林業事業奮斗的體現。
惜耄耋之年 堅定初心使命
到了耄耋之年,他仍然保持著那股為人治學的“天真勁兒”,對于工作仍懷有強烈的緊迫感和學習的韌勁。他接手擔任了江西農大老科協會長,一干就是15年。這期間,他契合老科技工作者的身體、心理和思想實際,創新性地提出“力所能及、務求實效”“把老有所學、所為建立在所樂基礎上”等工作理念,帶領老科協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在他的帶領下,江西農大老科協先后獲得省級以上集體和個人榮譽20多項,2015年獲全省離退休干部工作先進集體、2017年獲全省正能量活動示范點,多次獲得省老科協先進集體、全國老科協優秀科普講師團等稱號。2015年時任省委組織部部長趙愛明在全省“雙先”表彰大會上特別表揚“先進集體江西農業大學老科協”:老同志們“退而不休,創辦《三實農技》,為基層群眾送去科技之光,插上致富翅膀,描繪出‘科技結碩果、夕陽別樣紅’的美麗畫卷?!?/span>
江西農大老科協編輯出版的科普季刊《三實農技》,21年來按時免費“下鄉”到全省所有縣(市),已累計發放了15.2萬份,深受基層干部和農戶的喜愛。杜天真主持完成了“江西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與發展研究”等4項課題;主編了《老有所為的足跡》一書,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老科協會長陳至立特別為該書寫序。2017年11月,在校老科協第五次會員大會上,中國老科協副會長、江西省老科協會長朱張才說:在這里我代表省老科協特別感謝為省老科協農大分會嘔心瀝血、勤奮工作的三任會長杜天真同志。江西農大分會的會員們非常敬重他們的會長,盛贊杜天真會長是德高望重的老人,用他聰敏的智慧,過人的精力和勤奮,還有那高尚的人格將江西農大老科協的工作年年出精品,屆屆上臺階”。2016年,他榮獲首屆“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獎” ,2020年榮獲“江西省新時代贛鄱先鋒” ,2021年榮獲“全國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 榮譽稱號。
2020年,他向省林業局提議編著廬山生態文化專著,省林業局黨組很重視和支持他的建議,以他為主編,組織了幾十位專家參與編寫于2021年出版了《彩云里---廬山生態文化尋跡》,得到了社會各界讀者的好評。
從青春正芳華到滿鬢結霜發,他用一生的使命詮釋著愛崗敬業的初心。如今,已是83歲高齡的他依然全身心地做好每一件事,因為他始終倡導和篤行——“只要有心,就會有好的思路;只要用心,就會有好的起步;只要盡心,就會有好的成效?!?nbsp;
供稿:宣傳部 人事處